是什么驱动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?
一,政府扶持
近年来,冷链物流产业规划、扶持政策和行业标准频繁出台,政策面的支持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政府层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,开始从政策、法规角度推动物流行业及冷链物流转型升级,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,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,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。政策支持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,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,支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,支持建设全程冷链物流和覆盖农产品收集、加工、运输、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商务部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狠抓政策落实,在国内贸易流通方面,加快改革创新,推进流通现代化,建设统一大市场。
随着冷链物流成为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、农业部、国标委等部门眼中的宠儿,冷链物流标准的建立进程也在各方的推动下策马扬鞭。
二,国际贸易的驱动
在对外贸易方面,国家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、国内区域布局、商品结构、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。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4届,在东博会期间举办的首届南向通道生鲜冷链物流论坛上,120多名来自中国和东盟的企业代表热烈探讨“南向通道”对冷链物流发展。在创纪录的36个高层论坛上, 政府官员、企业家、专家学者、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话沟通,建立了更多合作机制。
2016年,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522亿美元,截至2017年5月底,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1830亿美元。可以期待,2018年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确立及东博会举办15周年之际,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纽带将更为紧密,东博会服务“一带一路”的作用将更为彰显。
三,庞大的市场有机遇也有挑战
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,每年的蔬菜产量3亿吨,水果产量超过6000万吨,位居世界前列。但是我国大约85%的肉类、77%的水产品、95%的蔬菜水果在常温下运输销售,每年仅果品腐烂近1200万吨,蔬菜腐烂1.3亿吨,经济损失严重,这几乎能够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! 长期以来,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一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。国外果蔬、肉类、水产品的80%~90%为冷链运输,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%、30%和40%;国内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%、50%和42%,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冷链断链比例。
因此食品在由生产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过程都中,离不开现代冷链物流。冷链物流是对食品安全的最强有力的保证。
四,城乡的差距的缩短人们消费能力提升
跟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进步,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、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,特别是对食物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进步。随着信息与交通的发达,城乡差异化在慢慢的缩小差距。不同区域的素菜还是水果肉类食品都能相互的吃到,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的难易吃到荔枝的故事在今天早已可以随处吃到任何偏远东西。 互联网的发展生鲜电商的突飞猛进更是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。各大电商借着生鲜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,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,冷链物流就是其中的助推器。
在未来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将会是势不可挡,充满希望。而蒙盛冷链物流将在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当中将会作出有力的贡献。